人生难得几知己,风雨同舟话夕阳
◆◆ ◆杨绛先生曾说过:“世界上所有的关系,都是相互的。”人活一世,所有的成功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互相扶持。强者之间,会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渡人渡己。而弱者只会互撕,寸步难行。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,一定是:彼此感恩,风雨同济。01同心协力,方能行稳致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——先秦《秦风·无衣》《东周列国传》里记载: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,两人在兵法造诣上也各有所长,不相上下。但庞涓始终觉得自己比不上孙膑,总是想除对方而后快。他当上魏国的将军以后,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加以监视,还使奸计剔去了他的两块膝盖骨。孙膑因此对庞涓恨之入骨,转头就投靠了魏国最大的敌人齐国。并把所有才学都用到对魏的战役上,打得庞涓节节败退,甚至逼其自刎。然而庞涓死后,孙膑也没有获得齐国的厚待,还因为功劳太高,被宰相邹忌排挤出了朝堂。两虎相争,一死一伤。而与庞涓和孙膑不同的是,另一段友谊却被传为佳话。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和管仲,他们一起做买卖时,即便分钱不均,也不曾红过眼;后来两人出仕,各为其主,政治立场不同,也从未互相戕害。甚至两人还一起努力,将齐国打造成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,他们也都成了千古名相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,他们都在互释善意,最终互为贵人,彼此成就。所以世人常常感慨,宁学管鲍分金,休仿孙庞斗智。看了他们几人截然不同的结局,你我也应该明白:吹灭了别人的灯,也未必能照亮你自己;学会给别人铺个台阶,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。人生这条路上,只有互为拐杖,携手前行的人,才能走得更远。02彼此照亮,必能乘风破浪山河不足重,重在遇知己。——唐代·鲍溶《壮士行》清代奇书《幽梦影》中有言:云映日而成霞,泉挂岩而成瀑,所托者异,而名亦因之。此友道之所以可贵也。没有太阳的映照,云便无法变成绚烂彩霞;没有山崖的存在,泉水便难以成为壮丽的瀑布。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可贵之处,恰恰就在于互相辉映,彼此救赎。春秋时期,伍子胥曾被人追杀,性命垂危,恰好孙武路过救了他一命。他由此结识孙武,还跟对方结为了八拜之交。后来,伍子胥跟随吴王阖闾东征西战,立下了赫赫战功,被封为大将军。孙武也因一部《孙子兵法》,名扬天下,可孙武却因反对穷兵黩武,拒绝入朝为官。吴王深知,孙武若不能为吴国所用,将来必为大患,于是想杀了他。这时,身为大将军的伍子胥挺身而出,誓死要保护孙武。最终在伍子胥的拼死保护下,孙武才得以保全性命,归隐山林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向来是互相帮助,互相成全,才能走得更远。古人也说:一饭之恩,没齿难忘;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更何况,那些救你于危难之中,助你于急需之时的人,更是你一生都需要去感恩的贵人。他人救你于危难,你渡他人于水火。如此将善意流转下去,在你身陷低谷、困顿难行时,你帮助过的人,亦会对你伸以援手。03同舟共济,一路定然顺遂松叶堪为酒,春来酿几多。不辞山路远,踏雪也相过。——唐·朱放《答陆澧》公元735年,李白在游历并州时,偶遇了尚未成名的郭子仪。他十分赏识郭子仪,认为郭子仪是千年难遇的奇人。但不久后,郭子仪因触犯刑法,有性命之忧。在这危急关头,重情重义的李白不惜一掷千金救下郭子仪。这次意外之举,没想到多年以后也救下了李白自己。后来,安史之乱爆发,郭子仪作为平叛的主帅,立下了大功,被封为汾阳王。而李白因参与了永王李璘谋反的事,被打成了叛党,难逃杀身之祸。郭子仪却不怕被牵连,亲自向皇上求情,并甘愿自解所有官爵为恩人李白赎罪。也正因如此,李白才得以死里逃生,只被判处流放。林清玄说:我们时时保有善良、宽容、明朗的心性,不要说送一轮明月,同时送出许多明月都是可能的。因为明月不是相送,而是一种相映,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。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谁的人生之路可以一直走得平坦顺遂。在你处境艰难的时候,不要拒绝他人给予的善意;在他人困顿难行的时候,不落井下石,而是主动送出自己的温暖和光亮。那么,哪怕人生漆黑如夜,你们也能相映成辉,照亮各自的前路;哪怕世间的风雨再大,你们亦能相扶相守,活成对方的屋檐。孔子有言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无论什么关系,都应学会彼此感恩,互相成全。你护我于黑暗,我照亮你余生;你助我于危时,我救你出困境。彼此之间,互相救赎,共同成长。终有一天,曾经经不起风雨的两个人,也能通过相扶相持、守望相助,续写出一个顶峰相见的故事。*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,编辑:霄风。更多详情请点击: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
- 随机阅读
- 搜索
-